山西省应县第四中学
04

04

03

03

02

02

01

01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山西省应县第四中学

地 址:朔州市应县塔林公园东侧

邮 编:037600

电 话:0349-5064759

传 真:0349-5028734

邮 箱:DTHCP8@163.com

网 址:www.szyxsz.cn

资讯详情

谈谈学案中探究案的编制与使用

  • 分类:教师论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4-16 1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谈谈学案中探究案的编制与使用

【概要描述】

  • 分类:教师论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4-16 10:00
  • 访问量:
详情

谈谈学案中探究案的编制与使用

高二英语组  王连宝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代表着需要“达到”的目的地。导学案应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出发点。一份好的导学案既能承载学生的学习目标,又能强化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学科知识的循环系统。它能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并逐步升华为一种学习能力。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把学案分为预学案、探究案、训练案。这里着重就探究案的编写作一说明。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

一、探究案中学习目标的确立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情,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与之相对应。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 “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探究案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1、课时化原则。在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设计问题注意的几个方面: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通过对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探究案的使用

在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学生水平的差异对教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一般是我们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由于学案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习主线,难点解释,问题探究,学法指导,思维拓展等内容,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功能,易让学生步步深入,各得其所。具体操作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

我们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环节。

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讨论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学习成就感。在这一环节中除了小组讨论外,学生的展示是必不可少的。各小组的选定主要展示人,按事先分配的重点内容,对本小组领取的重点学习任务,认真研究,弄懂吃透后,进行展示现场解答他人的疑惑,组内成员可以补充。

3、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精讲释疑

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页面分享到:

地 址: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塔林公园东侧    邮 编:037600    电 话:0349-5064759    传 真:0349-5028734    邮 箱:dthcp8@163.com
Copyright ©  2019 山西省应县第四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700597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6220200001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后台管理

教学资源:橡皮网  http://www.xiangp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