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第四中学
04

04

03

03

02

02

01

01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山西省应县第四中学

地 址:朔州市应县塔林公园东侧

邮 编:037600

电 话:0349-5064759

传 真:0349-5028734

邮 箱:DTHCP8@163.com

网 址:www.szyxsz.cn

资讯详情

《朔州日报》报道

  • 分类:校园快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07-13 1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朔州日报》报道

【概要描述】

  • 分类:校园快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07-13 10:00
  • 访问量:
详情

2012年7 月3日《朔州日报》详细报道了我

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历程

 

     

2012年7月3日《朔州日报》第四版

 

十载风雨育桃李  一路辉煌写春秋

 

 【按语】一所民办学校创出如此的佳绩,成为我市民办教育中的一面旗帜,这不能不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取得的成果。朔州市应县第四中学,作为一所典型的民办学校,在办好基础教育工作中,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坚持“教育第一、育人第一、发展第一”的办学理念,确保了学校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所民办学校为什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关键是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领导集体,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董事长李文雄、校长刘伟同志的带领下,为我市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先后被朔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被山西省教委评为“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文明学校”、“优秀民办学校”和“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663分!

    应县四中高考史上又一座丰碑。

从低分到高分的跨越,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从传统教育模式到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华丽转身,历经十多年的苦修和磨练,一路高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创业治校的篇章,唱响了一首又一首培育栋梁的凯歌……

应县四中始终是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眸四中建设的艰辛历程,分享四中建设的丰硕成果,总结四中建设的宝贵经验——四中有太多的精华,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人本四中——和谐与发展的魅力学校

    十余载风华正茂,十余载与时俱进。秉承“教育第一、育人第一、发展第一”的办学理念,应县四中全体教职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着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氛围,不断寻求素质教育形式下学校的新发展,引领了全校教育教学工作走出了一条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新路。

    铸就魂魄靠德育,规范行为靠管理。在“人本四中”创建中,该校始终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以师生的关切和诉求为本。坚持把每一个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事业追求。通过搭建教师发展的广阔平台,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充分认识员工的价值,公正评价和认定员工的贡献,修订并不断完善学校的薪酬、请假、考勤、奖励等制度,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师生人格、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应当受到的保护、关爱、包容的权益。

    推行生活德育,强化精细管理,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得到了全面提升,为他们成才成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在注重创新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以“活动”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把设计和实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团委、学生会的中心工作,锐意创新,勤于总结,不断增强各类活动的“教育性”,努力做到德育工作的“活动化”,淡化教育痕迹,提高教育实效。

德育的根本问题是解决情感态度问题,树立以人为的“人文关怀”。关切困难家庭、关注贫困生的成长成才,严格按照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相关政策,经集体讨论,民主评议,公开、公正、公平地评选出每一位受助学生,把资助贫困生的每一分钱置于阳光之下。除此以外,学校还设立了助学金和奖学金,每年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达46万,让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学校的温暖。近年来,学校还先后拿出110万元巨款用于奖励成绩突出的教师和考取名校的学生。

    专访中,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应县四中“以人为本”、“和谐育人”所产生的效益:信步校园,身着校服、穿着整洁的学子,彰显着英姿飒爽、温文而雅、落落大方的风范;走进餐厅,整洁明亮、秩序井然;观摩体育课和课间活动,同学们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神采飞扬……可以说,和谐育人构筑起了应县四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文化四中——厚重与活力的书香学校

   如果说,应县四中“人本四中”品牌在为学子的终身发展奠基,那么,该校构建的“文化四中”,就在以其浑厚的底蕴和充满活力的文化内涵,为学子的全面发展导航。建校以来,应县四中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方针,从教育教学着手,着力打造新时期学校核心文化理念,并围绕这一核心理念,强化学校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使学校逐渐成为一所远近闻名的“书香型、学府式、现代化”的学校。

走过造型别致、新颖气派、富有现代气息的学校大门,如茵的草坪,使人留连;凝练的雕塑,促人思索;宽阔的广场,令人心旷神怡;高耸挺拔的现代化教学大楼,庄重而又不失典雅,与广场、大门相互呼应,一派学院风范。

图书阅览楼、科技实验楼以及音乐、美术等各种功能教室全部装备到位,各项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校装备了校园广播电视系统、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为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新建的学生宿舍、食堂,配置齐全,整洁明亮。整个校园内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各种建筑与树木相映成趣,和谐自然。精心的设计,合理的布局,创设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也充分体现出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发展平台。

美丽的校园孕育着全校师生的智慧和理想,而扎实有效的学校教学工作,更如化雨的春风陶冶着同学们的心灵,催生着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融入该校,倾听主题班会、校园之声广播,品读校园板报、宣传专栏,观看文明礼貌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时时处处无不彰显着“文化四中”的浓浓气息。还有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活动以及学校积极构建的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无不诠释着“文化四中”的内涵和育人功能。

    为进一步加强“文化四中”建设,应县四中还创新制度管理,坚持制度管人,制度励人,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德、能、勤、绩、学”五大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情怀和创优争先意识,为“文化四中”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品牌四中——质量与特色的现代名校

    应县四中缘何成为一所百姓信赖与备受赞誉的社会名校?关键是这里不仅有一支勤政、务实、高效的领导集体,还有一支“特别能敬业、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师资队伍,是他们为学校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应县四中现有188名专职教师,其中120名为享受财政工资的公办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36名,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4名。188名教师中,年龄在30-45周岁的有98名,46-55周岁的有22名,其余均在为24-29周岁之间;教师中高中教龄在20年以上的有85名,在10年以上的有43名。如此稳定的教师队伍,如此的年龄、教龄结构,在全省公、民办学校中屈指可数。

    就是这支队伍在“品牌四中”打造中,以“提升教学效益,深化内涵发展”为目标,自2008年新课改实施以来,进一步开展适应性、探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按照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式,通过组建“高效课堂课题小组”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带动全校的课堂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四中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经过四年的摸索、试验和积累,于2012年实现了由“临帖”到“破帖”的跨跃,确立了适合该校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法”高效课堂模式。目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生根开花。

   “学案导学法”高效课堂模式本着“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让课堂充分活起来”的宗旨,坚持“自主、合作、探究”六字理念,围绕“专题化、问题化、层次化、滚动式”四原则,抓好“学案”和“学习小组”两大课堂支柱,努力创设适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自主课、展示课、训练课”三种课型,切实落实课堂教学七个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究能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全面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将探究、讨论、合作的教学活动落到了实处。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思维活跃了,自信增强了,潜质发挥出来了。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教师实现有的放矢。学案导学法的使用,消除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在提高能力的同时,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班级形成了勤奋好学,善思善问的良好学风,使学校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体验到了教学的乐趣,他们刻苦钻研教学,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学者型的、专家型的教师。

   “在倡导多样化特色发展的今天,没有特色的学校,终将失去其竞争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泯然众人’。”正是基于这样的危机意识和“对学生发展负责”的责任意识,应县四中全体教职工深入挖掘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做强做大学校特色办学品牌,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昼讲坛夜伏案呕心沥血,培栋梁育英才桃李芬芳。近年来,四中先后有2324名同学升入全国各大本科院校,学校连续五年培养出全县的文、理科状元。2008年,郭健以644分的总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2012年,王亚晋以663分的总成绩,名列山西省第32名,被清华大学录取。应县四中骄人成绩的取得来自学校的科学管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自学校的良好学风。

这便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应县四中。“文明、和谐、求索、笃行”的校风已蔚然形成。朴实的她正向着科学规范办学,人文精神充实,学术氛围浓郁,教育质量提高,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优质学校的发展目标迈进。四中人所表现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自觉的不断超越自我的探求精神,就像一支震撼人心的乐曲。乐曲记录了她辉煌的过去,也必将跳动出崭新的音符,续写更加辉煌的历史,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页面分享到:

地 址: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塔林公园东侧    邮 编:037600    电 话:0349-5064759    传 真:0349-5028734    邮 箱:dthcp8@163.com
Copyright ©  2019 山西省应县第四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700597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6220200001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后台管理

教学资源:橡皮网  http://www.xiangpi.com